好久沒去樂活團,四月終於抽空去,順便帶一位朋友去參加!
看到了許多老朋友,但也聽到了很多感傷的事,希望大家都能找到心安之道!
每次去都有很多的收穫,嘉珍老師及同學的分享,總是給我很多的啟發~~
嘉珍老師分享她去一所國中,對國三學生說的話:
在生活中,多方面的嘗試與學習,
最重要的是學習「認識自己,接納自己,並深深的愛上自己」。
國中生在升學的壓力下,抒解壓力可以利用運動,及找個可以傾訴心事的對象!
賽斯說:「存在就是價值」,所以好好的活著就是我們最大的價值!
嘉珍老師還說了內我與自我的關係,讓我更進一步了解如何與自己的內我連結。
☆內我:是喜悅、快樂、自在,沒有恐懼、擔憂、害怕
☆自我:最直接和物質世界打交道的那個我,也就是我們面對外境時的那個我
若「自我」與「內我」的連結切斷,
而將「自我」與外境的人事物連結,
也就是眼睛一直向外看,
那麼,
就會看到不負責任的老公,不聽話的小孩,難以溝通的婆婆,無法相處的同事……
被應接不暇的人生事件弄得暈頭轉向,
完全沒有辦法「內觀」,
因此就會產生許多的無力、矛盾、痛苦、衝突,
甚至絶望~~
我們要學習連結內我與自我,
「自我」負責經驗人生困境,
「內我」負責脫困,
內外合一,合作無間,經歷人生,面對挑戰,激發潛能,!
瑞茹分享許醫師的一段話,也很受用~~
「一朵玫瑰花是它自己,它覺知到它自己的存在,
也知道自己跟一朵百合花是不同的,
它活在所謂的「自性」當中,
它不需要別人肯定,自己就很快樂!
但一朵玫瑰花開始評論與批判:
為什麼風現在沒有吹!
土壤怎麼不肥沃!
太醜的蜜蜂不可以來採蜜!
我是美是醜?或比較我和百合花到底誰比較漂亮的時候,
這就是玫瑰花的「自我」了!
最後,嘉珍老師說到,內我就是「自發性」,
那麼,
如何了解什麼是「內我」運作,什麼是「自我」在運作,
當你做了一件事,當下有美好的感覺,沒有理由的就是感動、喜悅、開心…...
這時就是「內我」的湧現,
例如:看一朵花,覺得好美、好香、好感動,
但若只是覺得:「那就是一朵花嘛,有什麼特別~~」
這時就是自我在運作!
我終於可以了解什麼是「內我」了,
我在做瑜珈時,放下頭腦的運作,跟自己的感覺在一起,
偶爾會不自主的一股想哭的感覺湧上來,
有時是覺得幸福、感動得想哭,這就是「內我」,
有時是鬱悶、複雜的情緒而想哭,
然後再細細的覺察是什麼情緒!
嘉珍老師曾經說過,做瑜珈可以練習「意識的擴展」!
我有深深的體會呢!